出国看病
 
颅底脊索瘤的预后意义
  •   脊索瘤是源自遍布轴向骨架的未分化的脊索残余物的肿瘤。脊索瘤比较少见的肿瘤,约占1%的初级骨肿瘤-4%,每100,000大致的0.08发生率。为脊索瘤当前的治疗策略通常由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具有优于传统的光子疗法质子束治疗的。尽管脊索瘤在组织学基础上被认为是低度恶性肿瘤,但无论初始治疗策略如何,大多数脊索瘤都会复发或进展。典型的阴险临床过程,诊断时的巨大肿瘤负荷和脊索瘤的局部侵袭性都会导致临床管理困难。转移也已经在7%报告的病例-14%,最常见于肺。颅底脊索瘤,占脊索瘤的约32%是特别难以治疗给予它们接近脑神经,脑干,和颅底脉管系统,并且该解剖部位呈现给完全切除和更显着的挑战放射治疗。
       颅底脊索瘤的各种预后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大小,术前表现状态,辅助放射治疗类型,既往手术和放射史以及肿瘤病理学。三个病理亚型已被鉴定常规,软骨,和去分化-与常规脊索瘤最常见的和去分化脊索瘤是最常见的,并且具有最不利的预后。其他因素,如年龄和性别,已经证明与结果有关。存在的研究调查颅底脊索瘤和预后,或它们缺乏成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的缺乏。
       目前有关脊索瘤的放射学文献主要集中在成像上,以区分脊索瘤和其他差异因素。在MR成像检查,脊索瘤经典已经被描述为展示与增强造影剂后上成像高信号T2。对扩散加权MR成像特征,脊索瘤的ADC值较低,特别是与软骨肉瘤相比,软骨肉瘤可能具有相似的成像特征。也已知脊索瘤已标记T2信号和强化程度可变性。已经假定MR成像特征与组织学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较大样本的分析未能证明成像特征与脊索瘤组织学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着的相关性。
       除了作为诊断工具的标准用途之外,MR成像已经证明了许多实体的预后效用,大量文献支持使用信号强度测量来预测各种肿瘤的预后。现有放射文献寻址颅底脊索瘤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确定诊断成像特征,只有1最近的研究调查使用成像作为预后工具。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颅底脊索瘤的该增强特性可以预测临床过程。
       经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后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根据“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的要求保护患者隐私。病理证实颅底脊索瘤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审查。只有在以下情况可供审查时才将患者纳入研究:治疗前MR成像检查,治疗后MR成像检查,手术报告和病理标本。使用这些纳入和排除标准,出国看病服务网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组22名患者进行本研究。
       所有病理标本均由具有头颈部肿瘤专业知识的神经病理学家重新分析,并在所有22例病例中确诊为脊索瘤。除了浸润性生长模式之外,在所有情况下都观察到经典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具有可变异型性的上皮细胞的绳索和巢以及嵌入在丰富的粘液样基质中的生理脂质细胞的存在。在所有病例中,对于泛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的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证实了病理诊断。在22例脊索瘤中,8例具有软骨样特征,1例为去分化亚型,其余13例为常规类型。
       这22名患者的临床数据来自电子病历,记录手术切除的程度,是否存在放射治疗,复发的时间或没有复发的时间。手术切除程度根据手术报告和术后即刻成像记录的手术和放射学评估分为总总数或小计。9名患者进行了总切除术,13名患者进行了次全切除术。22名患者中有16名进行了辅助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可进行临床和放射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8.5个月。通过成像评估确定进展和复发,
       MR成像检查在1.5T或3T磁体上进行。可用的预处理MR成像序列是可变的:20名患者进行了对比后自旋回波T1成像,18名患者进行了对比后破坏梯度回波T1成像,8名患者进行了预对比自旋回波T1成像,9名患者进行了弥散加权成像,12名患者进行了扩散加权成像。患者通过其可用的预处理MR成像检查进行了预先对比自旋回波T2成像。使用范围为466.7至650.0ms且TE范围为7.9至16.5ms的TR获得对比前和对比后自旋回波T1成像。使用范围为3000.0至4483.3ms且TE范围为72.0至95.0ms的TR进行预对比自旋回波T2成像。没有分析扩散加权成像,
       对于所有22名患者,记录了作为二分变量的治疗前成像中肿瘤增强的存在与否。在具有可用成像的患者中评估T2上的预处理肿瘤信号强度以及对比前和后对比自旋回波T1成像。对于没有预处理的2例患者,在对比后自旋回波T1成像后,预处理后对比T1损坏的梯度回波图像可用于评估肿瘤增强的存在或不存在,但未测量后对比T1信号强度。通过机构PACS,在每个患者肿瘤中选择的ROI内进行信号强度测量。对于除1名患者之外的所有患者,在3个不同的轴平面上选择ROI,由于受到较小肿瘤尺寸的限制,使用了2个轴向平面。为了解释成像技术和图像噪声的差异,研究人员在这些轴向图像的每一个上选择了脑干内的控制区域,并且使用类似的技术来测量脑干的该区域中的信号强度。通过在肿瘤或脑干内绘制尽可能大的椭圆形区域而不包含相邻结构来选择ROI。所有ROI信号测量均由经过董事会认证的神经放射学家进行,他们有3年的经验,对临床信息不知情。随后,对每位患者的测量值进行平均以获得平均肿瘤预对比T1,对比后T1和T2信号和平均脑干预对比T1,对比后T1和T2信号。然后计算T1,T1后肿瘤信号与脑干信号的比率和T2成像。
       用肿瘤增强和肿瘤复发的二元分类进行初始统计分析。精确检验用于分析肿瘤增强和复发之间的关联。为了减轻与差异随访时间相关的偏倚,研究人员还在一组16名患者中重复了精确检验,这些患者的随访时间≤50个月。研究人员重新分析了肿瘤增强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联,调整了治疗策略。
       随后分析肿瘤信号的顺序和连续值以及肿瘤复发的时间。使用t检验分析增强和复发时间之间的关联。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评估具有和不具有肿瘤复发的患者组在R和R方面是否具有统计学显着差异。将Rpost分成3个类别,并绘制各自的Kaplan-Meier曲线,使用对数秩检验来评估增强程度与没有复发的时间之间的总体差异。
       使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病理亚型与增强的存在或不存在之间的关联,同时使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亚型和增强程度之间的关联。Fisher精确检验还用于分析病理亚型与是否存在复发之间的关联,而Cox模型用于分析亚型与复发时间之间的关联。
       在该样本的22名颅底脊索瘤患者中,14名患者具有增强的肿瘤,8名患者具有非增强性肿瘤。14例肿瘤增强患者中有11例肿瘤复发或进展,8例非增强性肿瘤患者中有0例复发或进展。肿瘤增强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将该队列限制为≤50个月的随访时间以减轻与差异随访时间相关的偏倚的患者后,统计显着性仍然存在。
       样本中的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颅底脊索瘤的手术切除,但22例患者中有6例未进行辅助放射治疗,其中4例肿瘤增强,2例未增强肿瘤。鉴于先前研究中的发现显示治疗策略与肿瘤复发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着的相关性,还进行了调整治疗策略的统计分析,其仍显示增强和肿瘤复发之间的统计学显着相关性。
       增强的程度,由R所评估的计算,是患者复发的患者比无复发,用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出一个统计学上显着的关联。基于t检验,增强的存在与否与复发时间之间也存在统计学上显着的相关性。肿瘤增强程度与复发时间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相关性。
       没有复发的患者的平均肿瘤T2信号高于复发患者,但这种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鉴于现有文献报告脊索瘤亚型和预后,之间的相关病理亚型也记录为每个病人。在22个脊索瘤中,8个是软骨样的,1个是去分化的,13个是常规的。脊索瘤亚型和增强之间既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关联,也没有子类型和增强程度之间的显着关联。虽然先前的文献已显示亚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但该样本证实脊索瘤亚型与复发时间之间无统计学显着相关性。
       在本研究的22名患者中,颅底脊索瘤增强的存在与未来肿瘤复发之间存在统计学显着相关性。在将队列限制为50个月的随访期以减轻差异随访时间偏差后,这种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控制治疗策略差异后显示出统计学显着性。虽然脊索瘤分类为增强和非增强肿瘤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观的,但是对比后T1信号的强度与复发之间也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相关性。脊索瘤增强与未来肿瘤复发之间的这种关系也不能归因于之前报道的脊索瘤亚型与预后之间的关联,因为亚型与增强程度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相关性)。虽然没有肿瘤进展的患者的平均肿瘤T2信号强度高于进展者,但这种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最重要的是样本量小。颅底脊索瘤的相对罕见性限制了单中心研究中额外患者的获得;多中心研究可能会增加样本量,但伴随着任何多中心研究中固有的治疗,随访和成像异质性的限制。
       由于在如此漫长的时间范围内MR成像磁体,成像参数和治疗方法的预期变化,在13年的回顾性研究中固有的成像和治疗也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质子束治疗较少用于研究时间框架早期部分的患者。统计分析无法控制时间范围的差异;这一遗漏引入了在此期间治疗方法的任何变化的潜在偏差。
       随着辅助放射治疗的差异,对于没有完全切除的患者,残余肿瘤体积也存在差异。手术切除的程度是众所周知的影响,预后和复发的概率为患者脊索瘤,从而控制了这个变量将是理想的。治疗后医疗记录的可变可用性和细节排除了与残余肿瘤体积的相关性。
       鉴于患者的样本量较小以及为该样本获得的可变预处理成像,还必须在研究设计中做出妥协。例如,增强的评估理想地基于对比前和对比后T1成像之间的差分信号。该样本中的大多数患者被转诊到外部机构接受治疗,并且对于许多这些患者唯一可用的预处理MR成像检查是缩短的机构外科手术计划MR成像协议,其缺乏预先对比T1成像。样本中只有8名患者具有可用于信号强度测量的预对比T1成像,需要进行分析,该分析不考虑预对比T1信号的变化。对于具有pretratrastT1成像的样本中的患者,本征T1信号比的SD相对较低,表明后对比T1信号是一种相对准确的增强测量方法;尽管如此,排除这一因素是一种限制,特别是考虑到已知的T1缩短倾向与肿瘤瘤内瘤内出血和粘液池有关。对于没有机构预处理的14例患者,预先对比T1自旋回波成像,在区分内在T1缩短和真正增强方面存在局限性。对于这14名患者中的9名,可以进行外部成像以进行检查以确认真正的增强。对于5名患者,部分地根据来自预先对比T1成像的研究的外部成像报告确定是否存在增强;这个功能肯定不太理想。对于这5名患者中的4名,
       尽管这项回顾性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研究结果表明,非增强或极少增强脊索瘤的预后优于那些对治疗前成像有更强烈增强作用的预后。有和没有肿瘤复发的患者中位T2信号也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没有显示出统计学意义;然而,更大的样本肯定可能表明T2信号和预后之间存在显着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更大的样本量,以确认颅底脊索瘤成像特征的预后价值。
 
出国看病概况

海外医疗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比如在欧美等医疗技术发达国家,很多医院都设有国际病人办公室并配备多语种医学专业翻译人员,就医流程和模式都已相对成熟。在国内,海外医疗虽然还属于新兴行业,但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预测,未来10年时间,海外医疗市场及其相关产业的市场的巨大潜力,有可能超过数百亿美元。

出国看病适应症
靶向药物
 
  • 联系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网

  • 电话:13263277712
    北京办公室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网 版权所有 2012-2022 日本房产 海外医疗 BNCT 网站优化 卡马替尼 索托拉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