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看病
 
沉默的杀手—丙肝,可能和肝硬化、肝癌有关!
  •   还记得以前看过央视关于丙肝认知度的一个街头采访,很多人面对镜头或是一脸茫然,或是支支吾吾,或是答非所问,更有甚者误认为此“丙肝”乃彼“饼干”,还问什么牌子的,闹出了不少笑话。

      但笑声之余,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网的小编不禁为国人对丙肝的了解程度感到深深地忧虑,不能知己知彼,何谈百战百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丙肝这个“沉默的杀手”。

      在肝炎家族中,甲肝、乙肝早已“家喻户晓”,而丙肝却鲜有人知。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超过1.85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部分慢性丙肝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因丙肝而死亡人数达35万。

      在中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由于目前的筛查率和治疗率低,在1000余万名丙肝患者中,就诊率仅不足2%,接受抗病毒治疗者仅约4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出的全球首部《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各国要加强对丙肝的筛查识别,高危人群要及时进行筛查,一旦确诊就要接受正规的治疗。

      丙肝是沉默的杀手 患病初期几乎无症状

      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是2至16周,平均7周。然而,大多数丙肝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疲倦、恶心、腹胀等轻微症状,这是因为丙肝病毒会伪装自己的蛋白质外套,使其不易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拒之门外,从而躲藏在人体内不断地损害肝脏。

      一般患者在染上丙肝后都没有明显症状,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因为体检不筛查丙肝,所以感染丙肝的患者不易被发现,在患病早期,体检中多数患者肝功能检验正常,平时也没什么症状; 还有部分患者仅出现转氨酶偏高,却被误以为是疲劳、饮酒等引起,因此而耽误了诊断和治疗,有些甚至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才发现。

      丙肝尚无疫苗 高危人群要及时筛查

      中国患者当中约有70%未能得到及时诊断,仅12%的患者获得规范的治疗机会。如不尽早治疗,55%-85%的丙肝病人会发展成慢性肝炎,10%-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部分患者还会进展为肝癌。

      由于目前丙肝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其高危人群包括:

      1.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2.维持血液透析者;

      3.共用过注射器者;

      4.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

      5.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6.艾滋病毒感染者;

      7.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8.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9.不安全性行为者;

      10.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纹身,穿耳洞,针灸者等。

      丙肝可治愈 规范治疗越早越好

      在日常接诊中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后,都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丧失治疗信心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事实上,丙肝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经过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大约有70%-80%的丙肝患者可以治愈。

      可喜的是近几年在国外陆续上市了多种抗丙肝病毒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部分DAAs在我国也已经上市。使丙肝的治愈率进一步提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丙肝的防治需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丙肝给肝脏带来的危害。越早治疗其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越低,获得治愈的机会更高。如果延误治疗,等到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就为时已晚了。

 
出国看病概况

海外医疗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比如在欧美等医疗技术发达国家,很多医院都设有国际病人办公室并配备多语种医学专业翻译人员,就医流程和模式都已相对成熟。在国内,海外医疗虽然还属于新兴行业,但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预测,未来10年时间,海外医疗市场及其相关产业的市场的巨大潜力,有可能超过数百亿美元。

出国看病适应症
靶向药物
 
  • 联系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网

  • 电话:13263277712
    北京办公室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网 版权所有 2012-2022 日本房产 海外医疗 BNCT 网站优化 卡马替尼 索托拉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