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出国看病服务机构获悉:2017年7月1日在福建省南平召开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修的研讨工作会议。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放射肿瘤重点学科带头人郎锦义教授团队受邀参会。
作为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单位之一,在中国鼻咽癌的分期工作与研究中做了较多的工作。早在20余年前,郎锦义教授提出鼻咽癌CT分期部份意见即被1992年全国福州大会"福州92分期"采用。2008年12月26日,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在广州成立,郎锦义教授任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以循证医学和核磁成像为依据,对鼻咽癌’92分期的修订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形成了“鼻咽癌2008分期”方案。在近10年的时间里,郎锦义教授团队积极参与了基于2008分期的系列研究工作。今年颁布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八版鼻咽癌分期在第七版的基础上吸收中国2008分期的大部分内容,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从此走向世界,被国际同行认可、接受。
2017年7月1日,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修定的研讨会议上,确定了中国分期模式继续延续,并在鼻咽癌2008分期修订基础上更新为“2017鼻咽癌中国分期”,新的鼻咽癌分期确定了口咽、鼻腔受侵归入T1和将淋巴结最大径>6cm和(或)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区域淋巴结转移归入N3等更新信息。会议还提出开展基于新分期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为第九版UICC分期做准备,并建议各中心参照国际标准建立基于最新分期的鼻咽癌临床研究大数据。该分期的修订意见和分期内容将近期发表在放射肿瘤学世界权威杂志《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海外医疗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比如在欧美等医疗技术发达国家,很多医院都设有国际病人办公室并配备多语种医学专业翻译人员,就医流程和模式都已相对成熟。在国内,海外医疗虽然还属于新兴行业,但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预测,未来10年时间,海外医疗市场及其相关产业的市场的巨大潜力,有可能超过数百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