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出国看病服务机构获悉:2017年6月29日,2017年POST-ASCO会议信息交流会暨泛珠三角肿瘤进展研讨会在广州白云宾馆召开。
在大会期间,《中国医学论坛报》现场采访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卢泰祥教授,针对ASCO结果如何“落地”中国,分享其观点及感悟。
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临床大有可为
ASCO研究关注:靶向治疗成果喜人
纵览2017年ASCO年会,我认为有进展,无亮点。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头颈肿瘤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从我个人角度看,免疫治疗的疗效,仍需要时间去进一步验证。
针对鼻咽癌,此次ASCO年会中有两项研究值得关注。其中一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导开展、国内多中心参与的研究(摘要号6028),对根治放疗后未经治疗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使用尼妥珠单抗(200 mg/w)+顺铂(10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4 g /m2,第1~4天)治疗,直至疾病进展(PD)或发生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最多6个周期。 如果在这个阶段患者疾病仍然没有进展,则使用nimotuzumab(200 mg/w)单独治疗直至患者出现PD。虽然只纳入35例患者,但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总生存(OS)时间都获得令人鼓舞的结果,且毒性可耐受。基于这一结果,非常值得进一步开展III期研究来进一步明确靶向治疗的作用。
另一项研究(摘要号6079)是我国浙江省肿瘤中心开展。这项研究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比较了尼妥珠单抗+调强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的结果。研究的结果与去年ASCO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孔琳教授所进行的口头报告结果类似——放疗同期联合尼妥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生存率上并无显著差异,且使用尼妥珠单抗后,并不会增加患者3~4级毒性反应。虽然这项研究是一项非劣性且未设置对照组的研究,但其对于临床决策的制定,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鼻咽癌患者生存改善,仍大有可为
鼻咽癌目前的5年生存率可达85%,但对于剩余的15%,能否进一步提高?我的答案是,可以! 如何提高?我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I期的鼻咽癌患者,规范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几乎可达100%,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分患者的临床就诊率却很低。我自己进行过统计,10年来,I期患者的就诊率一直徘徊在3%~5%,没有显著改善。
如果我们能在临床,通过加强人群筛查,加强科普,帮助出现早期症状(晨起吸痰后吐出发现痰中带血丝,颈部有肿块等)的患者及时就诊,及时干预治疗,则很有可能挽救早期患者,遏制疾病进展,并提高总生存。
2.III期的鼻咽癌患者,也是一个非常值得临床关注的人群。对于这部分患者,如果临床能够根据影像学诊断做到准确判断中肿瘤侵犯范围、准确勾画靶区,则可能在减少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同时,改善其生存。
3. 对于转移的患者,既往认为这类患者是不可治愈的。然而,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同之前所提及的那两项ASCO研究进展,通过探索具有潜力的有效疗法(尼妥珠单抗+化疗或西妥昔单抗+化疗等),能够延长其复发或发生转移的时间,并延长生存。
事实上,在临床治疗中,我的一些多器官转移的患者,在通过合理的方案(西妥昔单抗+化疗等)治疗后,目前的无瘤生存时间达到了6、7年。这样的结果鼓舞我们,对于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也不要轻言放弃,而应该着手进行合理的治疗。
综上,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将这几方面都不断加强,鼻咽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从85%提高到95%,并非空谈,而是很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